第07: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2009年10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背行李走到三门坐火车赴杭探亲
———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火车梦
  我叫严光宇,是金华人,今年77岁,1995年在三门县农业局退休。我从小在杭州长大,之后在金华农校毕业,1953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三门担任棉花技术员,负责棉花种植的技术指导。在此之前,我对三门一无所知,经多方了解才有了大概的印象,据朋友介绍,三门很偏僻,靠海,生产条件极为落后,而且不通公路,因为从来没见过大海,对大海充满期待,对朋友们所说的贫苦也就不以为然。 

  当时杭州交通已非常便利,但杭州和三门却还没有长途客运,只有到临海的车,想到三门来,需要在岭口这里下车,然后搭便车或者徒步走到县城。那次,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的车,在岭口下车已是下午4点多,到县城的车早就没有了,岭口又没有旅馆,我只好步行。因为是第一次来,带的东西很多,行李箱里放着冬夏衣服,还有被子、蚊帐、书本,总有100多斤重,我的身体又较为文弱,扛着这么一个大箱子,走得满头大汗,直到当天晚上6点半才到县城。稍稍整理一下后才发现单位的食堂早已关门,一位同志请我到一家名叫“三角坦”的饭店吃饭,考虑自己很累,就打了一壶酒、花了三角钱,买了三只青蟹作为晚餐。青蟹个头很大,价格却便宜,不像杭州那么高。 

  那时,三门交通的确非常落后,岭口到县城只有一条机耕路,途中经过木头桥,即使拖拉车,木桥也是一摇一摆的,非常危险。健跳到县城还没有公路,开会的干部都是步行或者坐船,一般都是坐到善岙蒋这里下船上岸,但当时干部的作风特别好,肯说实话、愿做实事,能深入一线了解民情。因为穷,大家身上穿蓑衣、草鞋,带笠帽,后来省委领导来检查时,还特别表扬了“蓑衣、草鞋、笠帽”这三宝。 

  我主要是负责全县棉花种植的技术指导,当时三门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蛇蟠及小雄沿海一带,要进行指导,都要坐船过港,所幸我并不晕船。而在沿赤,我也第一次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特别兴奋。因为工作需要,我认识了不少好朋友,其中就有蛇蟠的王定本,他当时号称“棉花状元”,还被评为省劳模。当时,我们推广岱字棉和其他一些高产棉,在全省都出了名,不过现在大家都养塘不种棉花了。 

  1995年我退休的时候,三门交通虽然有了改善,但变化还没有这么大,如今却完全不一样,我回杭州,只要2个多小时。去年,我因身体不好到杭州疗养,和亲朋好友谈起三门的境况,当提及三门现在发展很快,正在兴建核电站、火车站,可杭州朋友不相信,在他们看来三门小小地方哪有资本造火车站,还摆出一副“不信、不信”的样子。我就想着,什么时候抽个机会带他们来三门看看。

  上个月,我回到三门,发现一列火车从北至南缓缓驶来,让我好不兴奋。当即赶到位于亭旁的三门火车站,发现经过几年努力,这里的工程即将完工,站台广场很大,火车站房很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我马上打电话给杭州的亲戚,说三门马上就要通火车了,他们这才相信三门有这样的实力。现在火车通车了,过段时间,我要坐火车去杭州,带给他们一个惊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1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3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五彩斑斓的火车梦
当火车呼啸而来
梦中的火车
背行李走到三门坐火车赴杭探亲
邵家
火车来了
新三门专版07背行李走到三门坐火车赴杭探亲 2009-10-09 2 2009年10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