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生活·情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是一本书
  ○潘慧敏

  父亲过世已一月有余,丧父之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生活回归于平静之后,我想起自己一年前写父亲的那篇稿子,这篇稿子因他的突然脑溢血住院,生活节奏被打乱而搁置。现在,我重新打开电脑文件夹,读着,写着,改着,父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儿时听我奶奶说,父亲出生的时候,家境还很殷实。我的太祖父,也就是父亲的爷爷,是个读书人,对他的这个长孙寄予厚望,希望他有德有才,翻了半本《康熙字典》,给他选了个名字“贤”。

  我的父亲性格沉稳,书又读得好,考试成绩基本上是五分(满分)。在他的同族兄弟中算得上是一个佼佼者。我们小时候,父亲常常会把捆扎好吊在房子栋梁上他读过的书本,做过的作业本和试卷,放下来打开给我们看,用他的成绩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 

  父亲十六岁那年,我的爷爷因病去世,家境逐渐败落。到了土改时,家里已经没有多少田地,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被评了个下中农。父亲曾经回忆:说我爷爷去世时是个冬天的晚上,雪下得很厚很大。他穿着单薄的衣服,踏着厚厚的积雪,顶着寒风到潘家坞的亲戚家报丧,一路上冷得牙齿直打仗。

  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上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寡母,下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他得担当起这个家庭。在村里同族亲戚的帮助下,父亲先是在县财粮科做临时工。几年后,诸暨钢铁厂建立,父亲被招为正式工人。

  我父亲在钢铁厂工作时,认识了在食品厂工作的母亲。母亲高小毕业,在那时算是个知识青年了,她还是厂里的文宣员。母亲说,我父亲给她写过好几封信,都被她扔到浦阳江里了。母亲跟我说这些事时,多半有些矫情,她的语气上似乎有些讨厌父亲当年的死缠,但看得出眼光里的幸福和甜蜜。我知道父亲那时一定是一个优秀青年,求上进爱钻研,会吃苦又有担当,按现在的话来说是个典型的凤凰男。结婚没多久,他就被送到宁波冶金学校学习技术。后来,父亲调到杭州钢铁厂工作,一直到退休。

  1966年 至1976年这十年,是父亲一生中最难忘的十年,也是他人生中最大起大落的十年。后来我读高中时,选择文理科的时候,父亲竭力反对我读文科,他固执地认为,读文科的人以后会去从政,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走他走过的路。可见政治风浪中的沉浮,对他的影响是多么大。那十年间,他从厂里一个普通的技术员,被提升为革委会领导小组成员,侦破办公室主任。还作为工人阶级代表,站在浙江大学的讲台上发表演说。那时父亲三十多岁,正是渴望成就事业的年龄。而那场内乱,就像是一帖催化剂,加快了他渴望成就的速度,让本应该在厂里钻研业务搞技术的他,卷入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幸运的是,在动乱闹得最厉害的时候,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回老家静养了大半年。后来父亲对我说,其实他的病多半是装的,因为他感觉到他们那一派的文攻武斗做得太过分了,面对如浪涛般滚滚涌来的造反热潮,他只好选择装病隐退。内乱结束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父亲回到炼钢车间,从事最基层的工作。

  在这过程中,父亲受过一次比较大的工伤。那时候我虽还年少,但对这件事还是有点模糊的记忆。据说是父亲在车间里上班时,一根烧红的钢条从轨道里溜出来,溜过父亲的身体……父亲当场就昏迷过去。他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腿上留下了一道难看的伤疤。

  八十年代中期,父亲被总厂重新启用为家属工厂负责人。家属工厂是个连年亏损,连工资都发不出去的单位,而且,里面的工人大多是总厂领导干部的家属,管理起来十分困难。然而,父亲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他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工厂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松散,工人出工不出力,产品质量差。他重新制定工厂管理制度,从严治理,处处以身作则。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当年就扭亏为盈。

  六十岁那年,父亲退了休。退休以后,父亲受一个同事之托,来到了丽水的遂昌。那时正是建筑业蓬勃发展之时,带动了钢铁业的兴起。遂昌正在新建一个炼钢厂,想聘请我父亲做技术指导。这正是我父亲热爱的事业,他便欣然前往。那段时间应该是父亲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受人尊敬,待遇也优越。在家里,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孙子也出生了。他曾经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凭我这身体,再干个七年八年都不成问题。可是,就在1995年的冬天,父亲出事了。车间里几个年轻工人因操作失误,旋转着的机器把我的父亲撞倒在地,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

  父亲又一次从生死线上被拉了回来。然而,从此以后,家人都反对他外出工作了。也就是从那以后,父亲性格脾气都变了,变得暴躁易怒,孤僻任性,动不动就对我妈发脾气。而且,变得特别吝啬。本来就比较节约的他,干脆把积钱当成了他的事业。平时吃喝用度非常抠门,而节赚下来的钱,常常被别人借走。有些不怀好意的人,趁我父亲年老糊涂,借了钱就一走了之,十来年都不还回,有些还用假币来还钱。其实那个时候父亲已经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的迹象,只是我们都无可奈何地看着他的病一年重于一年,到最后,他完全记不得自己后半生竭尽全力积攒下来的钱的数目。

  父亲平生非常爱书,他有一个装满各种书的书柜。而且他做事非常有条理,书柜上的书他都用标签贴好,编上号码。谁看了哪本书,看完后一定要放回原处。如果放乱了,他一看编号就知道了。那时候在农村家庭,很少有能看到课外书的,然而我家有,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带书给我们看。最初是连环画,有《三国演义》《水浒》《聊斋志异》等,后来等我长大后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啼笑因缘》《封神演义》《射雕英雄传》等。

  父亲是个硬汉子,然而父亲也有细心的一面。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从厂里请了假,挑着我的行李一直送我到大学。给我擦干净床铺,挂好了蚊帐,看到我的床铺外面的护栏不够牢固,生怕我晚上睡相不好跌下去,就用绳子把围栏一道道来回绑住加固。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不会忘记。

  父亲是一本书,一本写满坎坷和奋斗的书,一本写满苦难与坚强的书,一本写满生活酸甜苦辣的书,这本书足够让我一辈子去仔细品读,深深体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民情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情感
   第06版:校园·教坛
   第07版:人文·视窗
   第08版:专版
父亲是一本书
邮储银行青春卡
遗失声明
县人民法院公告
新三门生活·情感05父亲是一本书 2017-06-20 2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