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民生·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如遇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如遇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如遇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如遇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如遇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朋友圈“私家美食”热销
如遇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网络图片
  □ 本报记者 柯丽娜

  不知从何时起,“私家美食”悄然加入微信朋友圈的售卖大军,自制披萨、蛋糕、卤味等,各色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基于对朋友的信任,“私家美食”倍受追捧。然而,市民真的了解这些美食的用料和制作过程吗?这些食品有安全保障吗?

  现象:家庭作坊美食大卖

  “彩虹蛋糕、培根披萨新鲜出炉,已预定的朋友早点上门来取!”几乎每天中午,陈女士都会在微信朋友圈上传照片,出售已做好的手工披萨。然而,她并不是专职糕点师,而是一名普通上班族。

  “我喜欢自己做吃的,然后在朋友圈晒美食,有些朋友尝后觉得味道不错,就建议我放在微信上售卖。”陈女士说,经营了一段时间后,现在,她每天都能卖出十几个披萨,“一个人在家赶制,有时候忙得订单都接不过来,就喊我妈妈一起帮忙。”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朋友圈出售的披萨、蛋糕,都是自家厨房手工加工,所用的奶酪、奶油、面粉等都是从网上采购来的进口原料。虽是家庭作坊式加工,但她对安全没有过多担忧,她说:“顾客都是朋友,一般就问如何转账和配送。容器之类的我会用热水进行消毒,从没发生过顾客投诉食品卫生等问题。”

  随后,记者联系了多家朋友圈“私家美食”店主,发现这些店铺大多没有实体店,多在自家厨房进行加工,大部分店主也没有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等相关证件。

  市民:私人订制有喜有忧

  朋友圈里售卖食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市民对此又有何看法?

  “现在不都流行私人订制和送货上门吗?比起机械化的量产食品,这种私人生产制作的食品带着一种人情味。”有过多次微信购物经验的市民刘倩表示,大家都说好的,肯定错不了,她相信朋友们亲身体验后的评价,“这比某宝部分卖家刷好评要真实得多。”

  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章小姐则觉得,对于朋友圈售卖食物,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她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朋友圈购买过一个木糠杯,吃后觉得肚子难受。由于卖家是朋友的朋友,碍于面子,且金额较小,她就没有向卖家反映此事。只是此后,她对朋友圈销售的食品再也不敢轻易尝试了。

  “最好能出台相关政策,更好地约束微信上那些售卖自制食品的店家,这样的话,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也能有效维权。”章小姐建议道。

  部门:可拨打96317投诉举报

  那么,通过朋友圈购买的食品若出现问题,市民该如何维权?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在购买网售食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可向96317投诉举报,该局将对此进行监管查处,保障市民舌尖安全。

  “由于微信朋友圈运营成本低、操作难度低,加之存在法律监管空白,从而导致朋友圈里售卖的产品鱼龙混杂。虽然我们能对部分微信网店进行监管,但就整体而言,监管仍然存在很大难度。”该工作人员表示,为此,我省专门发布了《浙江省关于加强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络订餐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意见》规定: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应取得电信管理部门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方平台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设立食品安全专门管理部门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第三方交易平台与入网餐饮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明确双方在网络交易平台进入和退出、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虽然《意见》暂时未落地,不过一旦开始施行,将给消费者多一份安全与保障。”该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网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情感
   第06版:校园·习作
   第07版:人文·视点
   第08版:海珍汇·品牌港
朋友圈“私家美食”热销
2000辆公共自行车接受“体检”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兑换网点
遗失声明
化学武器及其杀伤特点
新三门民生·网事03朋友圈“私家美食”热销 2015-09-12 2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