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心,在吴宇森上部电影《赤壁》里已经展现过了,效果如何,不提也罢。只是,令人难堪的是,吴宇森导演似乎还爱上了这种随时环抱天下的人文主义情怀。在《赤壁》里,让周郎在鏖战中途“举重若轻”地为爱马接个生,取个“萌萌”名。
在本片里,则让六位悲情男女在无处可逃的战场硝烟里,“举轻若重”地讲述着他们的爱情。诚然,太平岁月里的爱情,大抵无非是纠缠着她(他)爱我,她(他)不爱我的小小悲辛,怎比得过乱世里,旷男怨女的抵死缠绵、离人断肠。只是……只是这总共129分钟的电影,一开场便是一场长达半小时的浴血抗日大片(段),戏到中途,又全心全意地演起了国共中原盘肠大战,直至主角之一雷义方将军带着饰演者黄晓明一贯持有的“凛然虎笑”,洒脱地看着一颗坦克炮弹将自己炸成粉末……然后,然后片子也就结束了——哦,不对,是上集结束了。还好有下集,可惜还有下集。大半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留给主人公们谈情说爱的时间何其少,惹得身在局外的我也不由地焦虑起来,六人谈恋爱,本来给每个人的时间就已不多,现在还得为每一次主角们抓紧时间谈恋爱数着分钟,生怕下一秒又是血雨腥风、尸横遍野。捏着纸巾的手,最终没为了拭泪而举起,却累纸巾攥成了碎末,纷纷而下,犹如雪花,散了一地。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哪怕相思苦,只怕无人说。本片的主人公们何其不幸哉。
虽然如此,我还是要说,本片里的战争场面拍得比《赤壁》是好看多了。冷兵器时代炸得地上处处像是陨石着落点,是写意了些,但这也非吴宇森导演首创。关键是,吴宇森导演拍永远打不完子弹的枪战片才是拿手绝活啊。虽然看着本片里的一群群国共坦克,难免违和感丛生。但只要转念一想,这是国军的王牌军啊,那边也是华野(还是二野)的主力,集中全军总共的几辆坦克,毕其功于一役,也就合情合理了嘛。是吧。
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里,李安拍了一部《卧虎藏龙》,成功了,还获了奖。再接再厉,拍个商业大片《绿巨人》,无声无息了,立马改回文艺路线,妥妥地又获奖了。不知是否出于这个原因,吴宇森导演改改《喋血双雄》,顺手拍成《变脸》,就获得了好莱坞的青睐。他却似乎不满意,总想着拍个内涵满满的史诗巨片,也捧个小金人什么的。但在教堂里放放鸽子行,到处放鸽子是不对的。除了让人笑着嚷着:鸽子,又见鸽子,吴宇森的鸽子。在这点上,张艺谋的《归来》,不管有多少的瑕疵,避重就轻,但就导演抱负而言,是“归来”了。我们可以期待,有朝一日,张艺谋将可以再拍出一部《活着》。
无论如何,巨轮既已起航,总得继续朝着目的地开下去,直至命定触礁的那一刻,直至本片的主人公们完成他们的悲剧使命。但对我而言,更棘手的是,《太平轮》下集要不要接着看呢,to be or not to be?这倒真成一个问题了。
(影评人 梁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