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光“旖旎”里田湾

  ● 陈道赏

  堆满落叶的曲折石子小径,秋日里仍枝繁叶茂的婀娜翠竹,阳光下泛着红光坚守枝头沙沙作响的枫叶,古木掩映下古朴灰暗却又俨然的老式木瓦房……如果不是眼前的断壁残垣在提醒着我,我差点儿误以为到了世外桃源。

  眼前破败的古村落,正是我们要探访的里田湾村。举目四望,秋日的里田湾一片“春光旖旎”: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在村庄的角角落落,火红的野果子在阳光下闪着火红的光芒,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次第飞舞,鸟儿在枝桠间雀跃鸣叫,偶尔传来几声公鸡的打鸣声……这儿有如是被外界给遗忘了的世外桃源。沿着大大小小石块砌成的小路,踩着小径上铺就的一层厚厚的落叶,耳中传来树叶的“沙沙”声,蓝天白云,秋阳正暖暖地照着大地万物,轻柔的风从耳边拂过,潺潺的水声悠远而绵长……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我沉醉在岁月的静谧里,卸下世俗中的一切伪装,缓缓地闭上眼睛,倾心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感受岁月的厚待。此刻的里田湾,俨然一位慈祥的老人,用他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这些“入侵者”。

  其实,严格上说,这应该是我第二次造访里田湾了。第一次是在三四年前,也是一个午后,几个同事相约去后面山上踏青。四月的乡野,触目皆绿,尽显江南春之极致。自竹岭坑水库,沿一曲折土路向上,路两边青山巍巍,山脚下溪水淙淙,各色花儿竞相绽放,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众人,好一派旖旎春色。路的尽头有一小水库,在群山翠竹的掩映下,小小水库凝碧成了一块月牙形的翡翠,在春日的太阳底下泛着油绿的光芒。水库边有一蜿蜒小径,攀爬而上,赫然于山坳处发现一丛古民居。清一色的土墙黑瓦,依山势而建,屋与屋之间疏密有度,可能是山中少平地,房子之间密密挨着,反而有了种犬牙相错感。房前屋后,随处可见高大的树木,在树木的笼罩下,整个村庄透着一股朦胧的绿意。整个村子大概有四五十户人家,只是大多房子因年代久远或主人的离去而坍塌了。好不容易遇到个上了年纪的老丈,方得知该村叫“里田湾”。从老丈的只言片语里,我们了解到村里除了几个上了年纪不愿离开的老人外,年轻点的村民全移民山下了。

  顺着老旧的石头墙,穿梭于因少人迹而杂草丛生的小路,触摸着厚重的时代沧桑……断壁残垣的院落前,栽种着一棵棵结满果子的梅树,果子密密麻麻,在这颓败的老屋前越发显得丰硕,可以想见,当年山民们对美的追求热度。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在梅花绽放的季节相遇,不然又是另一番美景了。热情的老丈告诉我们,以前家家采摘自酿青梅酒,现在人都走光了,果子只能挂在枝头熟落地上烂掉,建议我们不妨摘点去泡酒。老丈的话里透着点落寞,也透着点沧桑,更透着一股无奈。小小村落因我们一丛“外人”的无意闯入,打破了久远的寂静,让沉寂古村透出点生机。

  今天,又一次站在了小村落的最高点,俯瞰四周,整个村落尽收眼底。一样的静寂,一样的残垣断壁,一样的翠竹掩映,山还是那个山,村还是那个村,水还是那个水,只是当年的那个老丈已无处可寻,屋前的梅树已在秋风的萧瑟下落光了叶子,默默地伫立着。同样伫立着的还有屋后那高耸的柿子树,火红的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十分耀眼,可终究没有等到丰收的喜悦。再次从村庄穿过,秋阳照耀下的石屋愈发颓败,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也愈见森冷,村庄的小路掩埋在枯黄的草色之下,终无迹可寻。半山腰的一处老屋前,一名老者盖着被子仅露出个头正躺在旧沙发上晒太阳。我们悄悄从其边上走过,小心翼翼,唯恐惊扰了老人的宁静世界,只有山脚下的小型养鸡场不时传来几声鸡鸣,宣示着生命的活力。而村口路边的土地庙,意料之外的香火依旧,那袅袅的烛火,似在诉说着村落的前世今生……

  伴随高山移民政策,新里田湾已搬至县城一隅,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筑就的白墙红瓦,宽广的水泥马路,房前屋后摆满了盆盆罐罐的花草,路边停满了各色车辆……也许过不了几年,随着仅有的几个守村老人的离去,旧里田湾终将被历史的风尘所掩埋,被年轻一代所遗忘,也许他们的子孙根本不知还有个旧里田湾,而新里田湾也终将“融入”周边的高楼大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人文
   第04版:专版
隐秘的葫芦田村
百水千山脚下过
风光“旖旎”里田湾
三岔路口三岔村
新三门人文03风光“旖旎”里田湾 2024-01-05 2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