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是多数人等待退休的年龄,而他却在此时冲锋一线,回到横渡镇,用满腔热情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他就是刘创中,一名在县水利局坚守岗位30多年的老党员。
“就算明天我退休了,今天还是会认真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就是要起带头作用,对党忠诚。我不求名利富贵,但求问心无愧。”刘创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勇担当 建设一线洒余热
近年来,横渡镇规划建设始终坚持城水相融原则,挖掘溪水资源,弘扬溪水文化,打造“江南横渡”,水利工程也成了该镇重点工作。
横渡镇水利工程多、施工企业多、作业点面多……为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地推进,县水利局决定抽调能做群众工作、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去乡镇督促建设。
今年年初,组织上找刘创中谈话,希望他担任这项工作。去,还是去不?按照常理,老刘是该干点轻松活等待退休颐养天年了,更何况家里还有8岁的外孙女和刚出生的孙子需要帮忙照顾。就在大家以为老刘会有所顾虑时,他却一口答应:“去!横渡是我老家,能参加家乡建设,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妻子得知情况后,起初不理解,求他在老岗位呆着别去。刘创中反而劝道:“我干了半辈子水利建设,知道工程建设关键所在,把关质量也得心应手。如今,家乡水利搞得如火如荼,我不去,心里只会憋得慌……”
妻子拗不过,委屈地答应了。一到横渡,老刘马上融入水利管理的队伍。每天,老刘总是和农办同志一道,早出晚归奔赴施工现场,把关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安全,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严监管 工程质量铭心坎
6月7日早上6点,刘创中和往常一样来到鬼叫坑溪综合整治现场,督查进度。“老刘有个习惯,不管现场离得多远,不管天气好坏,每个工程点他不亲自看,心里不踏实。”同行的横渡镇农办副主任吴能亮对刘创中的工作热情敬佩十分。
“每天多到工地走一走,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督促施工进度,保证质量。鬼叫坑溪综合整治工程原本要到7月底完工,按照目前进度,预计能提前一个月。”刘创中接过话,笑着说。
行走到1号堰坝时,刘创中停下了脚步。“小张,为防止上游急水把土方冲走,我建议用大石块铺在堰坝防冲槽的10米外。”现场,刘创中给工程负责人张鹏支了个招。“老刘,你这方法好,这样一来,堰坝防冲槽既美观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张鹏给老刘点赞。
类似的好点子举不胜举。仅鬼叫坑溪综合整治工程,老刘便提供了13个好点子。工程施工环节往往是一环套一环,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留下缺憾,甚至需要翻工。因此,每个施工环节,老刘总是亲自把关,就连游步道的条石,他也是亲自挨个测量,力求完美。
“只有多一份严格、多一份仔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更高的质量安全。”刘创中说。在老刘的严格监管下,鬼叫坑溪综合整治工程、岩下溪综合整治工程等12个水利工程稳步推进,村民到溪边休闲、纳凉的愿景指日可待。
乐奉献 积极为民解难题
“谢谢你老刘,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把村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近日,横渡镇深土洋村保洁员缪大爷拿到了拖欠许久的工资,他握着刘创中的手,连声道谢。
刘创中驻深土洋村,该村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情复杂,村内保洁员和一些村干部误工费已拖欠好几年。得知情况后,老刘分别向村两委干部、出纳和保洁员等了解情况。通过不断上门劝说,沟通情况,最终从微薄的村运转资金挤出钱,让保洁员和村干部拿到了工资和误工费。“虽然钱不多,但工资拿到了,大家干活热情就更足了。”看到大家的干事热情,刘创中很是欣慰。
像这样尽心履职为群众解难题,对刘创中而言早已习以为常。据悉,深土洋村一直没有合适的临时垃圾填埋场,村里垃圾满地,村民颇有怨言。对此,老刘一边积极向年轻干部学习驻村经验,一边深入村干部家中,4个月内,他到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家里走了不下一百次。
正是通过这样的“水磨工夫”,村两委在老刘的协调下统一意见,定下了临时垃圾填埋点,并在一周内将村内垃圾全部处理完毕,就连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也一并全部完成,村民们纷纷给老刘竖起大拇指。
感冒了,他拔掉针头,带病坚持下村做工作;为方便工作,他戴着老花镜学习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刘创中就是这样用他朴素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在横渡镇的新岗位上继续点亮自己,照亮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