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柯的故事说明了啥
  ●郑胤

  过去十年清明,老柯年年上坟,祭祖方式却年年不同,从最初携带千张、香烛,到换成鲜花、酒水,再到如今的植树祭祖……老柯的变,既是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我县祭祖模式移风易俗的整体之变。

  老柯的转变,自然不是一蹴而就,从当初的心不甘情不愿,到后来的自主自发,是渐进的过程。同样,这样的变和县政府这些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清明森林防火,年年在强调,效果却非年年好。2005年,三门的清明就处处“红红火火”,导致森林损失惨重,其关键原因就是带明火上山。对此,2006年,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并极其罕见地发布“县长令”,明确提出严禁上坟祭祖时烧香、点烛、烧纸钱,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等7项规定。各乡镇也是“三军用命”,从源头控火,从严防范,当年就取得明显成效。这说明,我们把握了“二八原则”,抓住了工作“牛鼻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祭祖焚香、燃放烟花是多年旧俗,百姓的思想观念并非朝夕可变,想真正移风易俗,实现蜕变,不是一次整治、一次改良就能完成。过去十年,清明防火,我县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严密排查隐患、建立健全队伍等措施,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才有如今的新风貌。如果这十年,不是一个口号喊到底,一个方向走到底,而是紧一阵、松一阵,今天未必会有这样的效果。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非常注重方法策略。3年前推出“松柏祭祖”活动,累计送出7万株树苗,让百姓祭祖有了更多选择。植树造林代替香烛祭拜,实现了清明防火、墓区增绿的有效对接,带来了深远影响,也说明好的策略,能实现好的转变。百姓对树苗的欢迎,正是对此的最好回应。

  当然,老柯的变也有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风气转变、自身意识提高等因素影响,不能忽视了民众和本人的努力。

  但不可否认,目前由于一些旧有的思想还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偷带香烛、偷放鞭炮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仍需政府部门警醒,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只有当不带香烛、鞭炮成为百姓的一种习惯时,它才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森林防火工作才有望歇一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法制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时尚
   第06版:校园·广角
   第07版:人文·视野
   第08版:专版
老柯的十年清明祭祖变迁史
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主任会议召开
老柯的故事说明了啥
517件“三会”建议提案集中交办
缅怀先烈
清明至 青受宠
图片新闻
祭扫烈士寄哀思
新三门要闻02老柯的故事说明了啥 2016-03-31 2 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