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出头的谢卫民,有着20余年的教龄。熟悉他的人都清楚,他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全凭自学成才。2001年,他开始担任县职业中专校长,当时学校刚刚迁址不久,负债很重,经济相当困难,教职工对借款办学校持疑虑态度,有人戏说他是“还债校长”。谢卫民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当时也有人预言,随着大学的扩张,职业学校会失去自身的优势与吸引力,职教前途将会江河日下。但谢卫民偏不信,对自己负责管理的职业学校进行大胆革新和尝试,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带领学校跻身全国千所名校之列。2003年,该校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从一个只有百人规模的农村职业学校,靠自力更生,发展到了三千人规模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这在浙江的职业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学校的先进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他的个人事迹也曾被中国教育信息报、教师报、教育家等报刊报道,引起了职教系统的广泛关注。
2004年9月,受国家教育部的委派,谢卫民以全国重点职校骨干校长赴德国考察团副团长的身份赴德国考察学习;2004年10月,他被评为了“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1月,他又出席了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并作为全国职教系统唯一的发言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作职业教育专题报告。
谢卫民任校长几年来,成绩有目共睹,而背后的辛劳却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一天十二小时工作制,一星期七天工作制,家成了快餐店和旅馆。他把才情毫不保留地献给了他深爱的学生、教师和学校。
面对着如此丰厚的待遇,谢卫民不为所动,义无返顾的留了下来,因为他深爱自己的事业,他觉得三门的职教事业大有可为。谢卫民也没有理由不留下来,因为三门的职业教育不能没有这位兢兢业业、勇于创新、才华横溢的带头人。 (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