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冠鹏:千万善款里的教育传承者

  □ 本报记者 柯丽娜

  如果给你1000万元,你会用来做什么?三门联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鹏的答案,是将这笔巨款注入家乡珠岙镇的教育基金。

  今年3月,捐赠仪式举行,加上此前累计的300万元,这个企业家家族用跨越数十年的坚守,让1300万元善款成为滋养故土教育的暖流。当人们惊叹于这份魄力时,陈冠鹏指着珠岙镇初级中学的“育人碑记”说:“有些东西,从父亲当年发起募捐时就注定了。”

  碑刻上父亲陈世吉的名字,是陈家公益之路的起点。“人生最多不过36500天,要让每一天都有价值。”父亲的这句话,早早在陈冠鹏心中种下了反哺的种子。1997年,陈世吉举家闯荡上海,2000年创立电子公司,2010年,已在上海打拼多年的陈世吉一家,毅然将企业迁回故里珠岙,在他们看来,“在外闯荡越久,越明白家乡的意义——这里是根,也是企业反哺的起点。”

  这家专注电力电子接线端子连接器研发的公司,如今已有员工近百人,2024年实现销售额4200万元、纳税240万元,产品涵盖电力、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车间里多数工人来自本地。随着企业发展,陈冠鹏与其他五个兄弟姐妹对家乡教育的支持也从早期跟随父亲的零散资助,逐渐转变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系统投入。他说:“企业在家乡扎根,就要成为教育的守护者——我们培养技术工人,更要培养有知识的下一代。”

  从最初的定向资助,到如今覆盖全镇学校的系统化投入,善款用途从改善校舍、添置教具,到奖励优秀教师、帮扶困难师生。这些善款由政府与乡贤代表组成的管委会专款专用,正如珠岙镇副镇长陈旻鑫所说:“这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当企业选择回归,当财富反哺乡土,带来的是经济与教育的双重振兴。”

  高枧初级中学校长李剑刚也见证了这份传承的力量:“从早年资助个别学校,到如今覆盖全镇的教育基金,陈家的善举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孩子。”在他看来,陈冠鹏的回归不仅是企业家的乡愁兑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让企业发展与家乡教育同频共振,让商业成功成为滋养故土的养分。

  当穿城而过的珠游溪继续滋养着这片蟹乡沃土,陈冠鹏和他的家族用40年光阴书写的,早已超越了1300万元善款的数字本身。它是两代人对“达则兼济天下”的践行,是一位企业家将企业发展与家乡教育紧密相连的担当,更是三门湾畔永不褪色的精神注脚——诚信立企、大爱润乡,让每个逐浪商海的身影,都能在反哺桑梓的路上留下温暖的印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校园
   第04版:专版
报头
守好红色根脉 锤炼过硬作风
县域博士站专攻“卡脖子”难题
陈冠鹏:千万善款里的教育传承者
康恒绿能“点废成金”
邂逅金色浪漫
一学校入选全国试点
新三门一版要闻01陈冠鹏:千万善款里的教育传承者 2025-07-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