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打造“产业升级示范镇、城乡融合先行镇、绿色发展样板镇”~~~
~~~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觉践行“八八战略”优势论 奋力再造三门西部窗口重镇

  珠岙镇党委书记 梅方展

  珠岙镇地处三门西大门,作为传统工业乡镇,在前些年快速发展后,遭遇“成长的烦恼”,何去何从一度茫然。面对发展困境,珠岙镇主动求变,积极突围,在逆境中涅槃重生,在困境中开拓创新,实现“二次腾飞”,工业总产值达52亿元,规上企业亩均税收17.33万元,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成为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0+1”试点,获评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省级卫生镇、森林城镇、省级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20多个省市荣誉,多项工作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珠岙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始终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八八战略”中找方向、寻办法,自觉运用习总书记的战略思维方法,坚持保持发展战略定力,始终锚定三门西部窗口重镇这一目标,坚持以系统思维解决问题,主动用好比较优势,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逐步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实现华丽转身。现在的珠岙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进,道路越走越宽,也越走越有信心。

  坚持跳出三门看珠岙,始终保持发展战略定力。习总书记在浙江时指出,要“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珠岙依托先发优势,工业产值全县占比一度很高,群众自豪感也很强,随着外部环境改变、三门“向海挺进”的战略调整和自身产业问题,经历了生态环境压力、资源要素制约、内外市场竞争带来的“成长的烦恼”,如何转型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最终珠岙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八八战略”中找到了真经。珠岙充分认识到只有站到最高处,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决做到跳出珠岙、三门看珠岙,从全省宏大视角审视和思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找座次、定坐标。可以说,珠岙的发展轨迹和暴露的问题就是浙江早期经济的一个微观缩影,产业以橡塑为主,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过几十年的变革,传统的路径已不适应新发展的需求,遭遇的“成长之痛”具有鲜明的时代共性。而习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浙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局,他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提出“八八战略”,作出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全省高质均衡发展。珠岙积极汲取养分,充分发挥“八八战略”优势论,扬长避短,应时而为,顺势发展,不断优化工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城乡融合、绿色发展转型,确立了“产业升级示范镇、城乡融合先行镇、绿色发展样板镇”的新定位,这几年沿着这个方向,锚定目标,奋力前行,不断激发推进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勇气,全镇平台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坚持创新转型致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习总书记在浙江时指出,“浙江要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要走先进工业化道路,不能再以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了,这些粗放、低端、污染的落后产能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淘汰,来下决心去除。”珠岙工业从“村村点火”起步,规模小、分布散、实力较弱,近年来,珠岙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的发展策略,持续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竞争力明显增强。走好创新长征路。持续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东海橡胶智能生产线、中盈科技数字化车间等“新智造”投入使用,不断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一些关键技术实现突破,R&D经费支出占比达2%,去年技改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80.82%,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1家增加到6家,科技创新“珠岙模式”更具辨识度,“珠岙制造”逐渐迈向“珠岙智造”。持续打好整治组合拳。自2017年起,以两轮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开展橡胶行业整治提升大会战和“一厂一策”专项整治,淘汰整治“低散乱”企业300余家。坚持“亩均论英雄”,最大程度挖潜土地价值,分类整治亩税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47家,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50亩,全镇亩均税收提高到8.33万元。加快推动产业集聚。立足橡塑、铆钉产业规模优势,开展产业链集成改革,打造“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五链合一,推动纵向环节和横向功能延伸,实现产业内部大循环,先后招引产业链企业15家,韵达物流产业园投产,帮助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0%以上;界溪小微园投入使用、铆钉产业园加快推进,东南密炼中心等4个炼胶中心今年完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坚持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习总书记在浙江时指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珠岙“八山一水一分田”,生态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持续3年实施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拓宽转化路径,为发展腾出了空间,也从饱受环境污染之痛的工业乡镇踏上绿色转型之路,彻底重塑了珠岙对外形象。农业走出高效路,珠岙山地资源优势突出,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以前受环境质量影响,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高,茶农收益低。珠岙把抓好茶叶品牌作为突破口,坚持生态高效并行,联合20多个茶叶合作社成立“农合联”,积极培育和打响“龙翔谷福茶”特色茶叶区域品牌,促进产品价值高效转化,今年春茶价格卖到1900元一斤,茶农收益较往年增加20%以上。旅游呈现高品质。珠岙地处三门、天台、临海、宁海四个城市交界处,属天台、仙居两个五星级景区的核心辐射区,交通便捷,传统文化和宗教氛围浓厚。珠岙对照高标准旅游需求,依托两寺“静心”文化资源和高枧村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清定故居、昙猷广场、毘奈耶寺等项目建设,融合仙人峡漂流、小西湖等山水资源,全力打造以静心修心为主题的智慧心园文旅康养小镇,努力成为珠岙对外的又一“金名片”。2020年在疫情严重影响下,旅游人数仍突破100万人次。城镇建出高颜值。珠岙由原珠岙镇、高枧乡合并而成,两地产业相近,人文相亲,百姓收入较高,但过去环境不尽如人意,百姓不愿待、不想待,人口外移多。珠岙着眼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处处皆景、人人共享的美丽西大门,加快补齐交通短板,60省道建成通车;高质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以北三县最高分通过市县验收;积极建设集镇区传统商业圈,改造提升开元大街、余庆街,新建高枧商业综合体、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项目,深入谋划启动枫马岭集镇中心建设,不断丰满集镇功能和业态,推动珠岙、高枧两地相向而融,制约珠岙多年的城镇发展空间问题稳步破解,人口集聚效应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人留在珠岙。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构建高效联动的基层善治格局。习近平在浙江时指出,要“筑起基层这个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之更坚持、更稳固……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珠岙着眼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每一个生活在珠岙的人都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安全生产事故起数、道路交通亡人数、信访积案量、初信初访量等连年下降,获评平安三门建设工作突出贡献集体。把准“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积极争创县域改革试点,厘清镇级“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改革,实现镇级审批事项全部进中心,建立24小时自助服务点,可自行办理业务169项,占可办理业务总数75%,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智治水平。抓实抓乡促村这一载体。积极探索“一肩挑”背景下农村治理体系的重塑,实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建立村干部履职清单,推行履职情况一季一报告、一月一例会,确保了村干部集中精力抓工作。擦亮“五头工作法”调解金字品牌。进一步建强建好“基层治理四平台”示范基地,完善镇本级“三官一律师”工作站、“线上+线下”点单式调解服务、巡回智慧法庭建设,健全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全程暖心有效的“一站式”调解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得到原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肯定,市县多个单位组团到珠岙学习考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要闻
   第10版:要闻
   第11版:要闻
   第12版:专版
珠岙: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自觉践行“八八战略”优势论 奋力再造三门西部窗口重镇
新三门专版12自觉践行“八八战略”优势论 奋力再造三门西部窗口重镇 2021-03-26 2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