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沙柳清溪乡村旅游节精彩掠影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美丽的约会
——沙柳清溪乡村旅游节精彩掠影
西山老狐 摄
  用创意壁画吸住你的眼,用枇杷美食吊住你的嘴,用庭院美景抓住你的腿,用绿色骑行和文明新风留住你的心……即将落幕的沙柳清溪乡村旅游节,以沙柳历史文化为底蕴,以自然风光为主角,以推介休闲旅游为目的,充分挖掘板樟山、下南山、笔架山等“山”的生态优势,充分利用清溪“水”的天然资源,充分发挥曼岙、大周等滨海区块“海”和“海鲜”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创造了美丽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枇杷展销 共享盛会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5月21日,沙柳街道清溪乡村旅游节之枇杷(小海鲜)展销活动火热启幕,曼岙、大周等村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舞台上,歌舞曼妙;舞台下,鱼虾欢跳……当日上午7点多,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曼岙村,只见现场既有来看文艺表演的,也有来品尝海鲜的,但枇杷无疑是绝对“主角”。

  “为了保证枇杷新鲜可口,我们凌晨3点就起床了,一人打手电筒照明,一人负责摘枇杷。我6点就在这里找了个显眼的位置摆摊位。”位于村办公楼前的摊位已一字排开,果农叶苏玲正利索地撕开纸袋,用剪刀剪下枇杷果,整齐地排到泡沫盒里。

  而在大周村,果农们也早已忙开了。“我家种了150多株枇杷,为了组团参加这个活动,我们提前一周就在准备了。”果农周德忠边搬运枇杷边告诉记者,当前枇杷已上市一周,基本可持续销售至6月初。

  本次活动由沙柳街道主办,以枇杷及小海鲜展销为主,参与农户达400余户。其中,曼岙村、大周村、东头村的枇杷占了“大头”,种植面积分别为1000亩、600亩、600亩左右。

  “这几个村的白枇杷很有名气,清甜爽口,剥起来也容易,我买了2箱,顺便还逛了逛村子,感觉风景很不错。”来自海润街道正屿村的陈雪娇说,自己第一次来沙柳,希望明年还有这样的活动,届时她还会再来。

  像陈雪娇这样慕名而来的人还有很多,近的就在邻村,远的来自杭州、宁波,他们或围在摊前细细挑选,或沿路赏景拍照,一张张脸上洋溢着笑容。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活动共吸引客流10000余人次。

  “才一会儿,我就有600元左右进账,销量好的人估计上千元了。”果农杨相君说,几个村的枇杷多以自产自销为主,部分由宁海、黄岩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

  由于降雨量大且受寒流霜冻,去年我县枇杷减产严重。今年,枇杷则迎来丰收,曼岙村枇杷产量约15万公斤,大周村和东头村各约12.5万公斤,目前市场售价为每公斤30元左右。“我们希望借助组团的方式,拓宽沙柳枇杷和小海鲜的销售渠道,扩大其品牌影响力,帮农户赚钱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赚吆喝’。”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振华介绍,下阶段他们将更好地把当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进一步放大经济效应。

  绿色骑行 记录美丽

  5月20日,沙柳街道举行环笔架山骑行活动,为清溪乡村旅游节造势。

  当天,所有骑手于清溪步道就绪,从清溪亲水步道骑行至清溪大桥环笔架山沿线,全长15.8公里。沿途可见当地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带:清溪工程、大周观景平台、巡检司、旗门港养殖塘、曼岙新农村美丽庭院建设。

  沿着蜿蜒的小路,迎着凉爽的海风,望着熟黄的枇杷……参与活动的还有一众摄影爱好者,他们与骑手们一起,捣麻糍、摘枇杷,尽享沙柳之美、沙柳之乐。

  此外,该街道机关干部参加了登笔架山活动。

  干群结对 扮靓庭院

  “瞧好吧,过不了多久,我家的院子准会变得又漂亮又有特色。”5月23日上午,沙柳街道曼岙村村民叶显根看着正在给自家庭院“化妆”的“化妆师”们,忍不住提前跟邻居们“炫耀”了起来。

  这些“化妆师”何许人也?他们是该街道机关干部。自“六美三门”建设启动以来,沙柳街道立足实际,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初步工作成效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群众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在美丽庭院的建设过程中,农户的参与热情普遍较高。

  “村里建设越来越好,大伙儿就想把自己院内也打扮得好看一些,但苦于缺少指导,担心随意操作起来容易杂乱无章。”该村村委会主任俞圣国坦言。

  为此,该街道精心组织了以“异想装扮绿色家园,巧手打造美丽庭院”为主题的美丽庭院创意大赛,通过干部与农户结对的方式,提倡废物利用、就地取材,率先在曼岙打造一批美丽庭院样板,以此引导和带动更多农户更好地绿化美化家园。

  “我们选定了12户农户,用抓阄的方式,确定创意队伍和庭院。”该街道妇联主席吴赛丹介绍,本次大赛的农户选择是基于庭院位置、基础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参与的队伍则以该街道各科室为主,他们单独或合作负责美化一个庭院。

  结了对,就得真上心。从方案设计到材料采购甚至是土方填筑,该街道机关干部们几乎全程参与,他们既当指挥者,统筹协调各种事项;又当执行者,亲自上阵搬沙运泥;还当化缘者,利用各种渠道拉赞助,千方百计控制经费。

  “我们将坚持一庭院一风景、一主题、一特色,彰显独特的乡土韵味。”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振华表示,干群结对共建美丽庭院,既能让惠于农户,又能在实践中锻炼干部的综合能力,还能助推该项工作在全街道铺开,一举三得。

  此次创意大赛由该街道妇联、“印象沙柳”编辑部、曼岙村承办,届时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优胜奖若干名。

  牵手文明 告别陋习

  收集陋习标签,徒手搬运“海洋球”,拍照记录不文明现象,袋鼠跳换装合影,撕名牌大作战……5月4日下午,沙柳街道“向上青春‘撕陋习,迎文明’”活动在曼岙村火热开启。39名青年分成13支小分队,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奔跑的力量。

  活动还未开始,参赛人员就已早早聚在曼岙村数码广场上,领完队服后,人手一份活动方案,激烈地讨论开来,现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14时整,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红黄蓝紫”各色身影如潮水般散开,朝着右侧跑道狂奔,整个村庄都霎时活跃了起来。

  大家一路跑一路在灌木丛中寻找陋习标签,集齐15张不同标签的小分队,随即转身跑回集合点工作站盖章,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阳光堆肥房。“快快快!”参与者郑烨沙边招呼身边的小伙伴,边用外套卷起贴有“文明新风”字样的彩色海洋球,气喘吁吁地搬回工作站进行打卡……

  顾不得喘口气,队员们又分散开来,埋头在村里寻找起不文明现象,并用手机记录下来。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最终的撕名牌环节。曼岙村文化礼堂里,参赛者们找到有文明标语的名牌后,又迫不及待地贴在在身前。

  “齐了吗?”“齐了!齐了!”现场,有的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一人把衣角卷起,遮住身上的名牌,另两人“保镖”似的把他护在中间,小心翼翼地往出口挪动。“撕他!撕他!”推推搡搡,激烈互“撕”,参赛者们如孩童般欢脱追逐。

  穿上碎花裤子,带上羽毛头饰,奇装异服的参赛者们还在村口牌坊下留下了合影,并各自把照片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在搞笑的服装衬托下,大家会有一种荣辱意识,进而提升大家在陋俗习惯中的羞耻感。”沙柳街道宣传干事叶露茜告诉记者。

  最终,来自沙柳供电所的姚晓楠一组获得了胜利。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乡风民俗,推动青年人在生活工作中摒除陋习、践行新风,起到积极向上的先锋榜样作用,并以此助推精神文明建设。”沙柳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徐中洁说,此次活动也能更好展示曼岙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3D壁画 浪漫村庄

  今后,不用跑天台,也不用去宁海,无需出县城就能感受创意墙绘的魅力,还能亲自动手参与。3月底,沙柳街道发出“招募令”,邀请县内外绘画能手到曼岙村创作手绘墙,为打造全县首个3D壁画村加油助力。

  眼下,曼岙村正在全力创建省级宜居乡村,除了开展环境整治、种下绣球花、做好月季造型外,还将关注的目光瞄向了墙绘创作。考虑到单一的山水画美则美矣,却较难吸引游客驻足摆拍,为此,该街道统筹谋划,一方面邀请专业广告公司设计主墙体以及3D壁画,一方面广泛征集绘画志愿者,以“脑洞大开”的涂鸦方式,对井盖、电话杆、消防栓以及小墙面等处进行手绘,让墙绘的内容变得更富创意和活力。

  “如此一来,既能美化乡村,又能带动乡村旅游。”该街道党工委委员卢路表示,曼岙村的墙绘将以爱情和体育为主元素,为开展好此次活动,该街道正紧锣密鼓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墙绘个性张扬、亮点迭出。

  经过上阶段的努力,目前部分壁画已初步成形。眼下,还有两家创意公司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近一个月的创意图稿。经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沙柳街道、曼岙村集中投票评审,认为两家创意公司各有各的优势,可将40余面主墙体,按照各自优势的设计图案进行绘画创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现当地“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壁画作品将吸引十里八乡的游人前来拍照留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民情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时尚
   第06版:习作·校园
   第07版:人文·视点
   第08版:专版
一场美丽的约会
新三门专版08一场美丽的约会 2017-06-08 2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