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首先接触的是一些带有图案的幼儿教学书,然后随着年纪不断增长,由原来的图画变成了“ABC”,尽管我觉得眼前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但也只能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上学,放学。有一次,我在妈妈的房间蹦来跳去,突然,书桌上的一本书——《茶花女》扑入眼帘,令年幼的我稀罕道:“‘茶花女’说的是采茶花的姐姐吗?”充满好奇心的我决定一探究竟。翻开那本书,一串串问号牵动着我的思绪:玛格丽特这名字好熟悉——对了,不就是一种鸡尾酒的名字吗!可是为什么作者要把酒和茶花女联系在一起呢?而且还说玛格丽特是女主角,难不成女主角是酒变成的妖精吗?可是这与茶花女又有什么关系?呀,都搞不清了,继续看下去吧。可越看到后面,我就越晕头转向,这究竟是什么故事!既然男女主角相爱,那为何不在一起?为什么到最后却落了个生离死别,作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一气之下,我把书丢在了一边,任它被尘土覆盖。
但它,终究被两年后的我再次偶然拿起,品读了一番:书中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姑娘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它通过描述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
男主角阿尔芒的一片赤诚之心,让玛格丽特原已冷漠的心再次动情,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表心意,但因为种种原因,阿尔芒误会了玛格丽特。“爱得越深,恨得越深。”阿尔芒决定报复玛格丽特,处处让她难堪,而玛格丽特只能默默承受着痛苦。在弥留之际,她不断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从她的眼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玛格丽特死后,只有好心的邻居为她入殓,并将她的日记交给了阿尔芒,两人的误会终于解除,却阴阳相隔。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那情,虽轰轰烈烈,却尽显悲凉!看完之后,我不禁泪如雨下,因相爱之人不能相守的遗憾痛心,为两人的生离死别而不甘。多么希望将那破碎的心补全,然后去展望一个幸福的结局。我想,或许生与死并不能成为相爱之人的阻碍,那茶花女发现了真爱,所以弥留之时有的只是对爱人的无限眷恋。她无怨无悔,将化身天使,在爱人身边继续守护……不知不觉中,我哭累了,也渐渐睡着。我进入了甜蜜的梦境中,我梦到,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结婚了,过上了幸福生活。
吾已知晓,吾为何会动心,因她也因他。呵,那是丛茶花,红得娇艳,白得圣洁;红犹如魁妖,白如同天使,那是吾钟爱之茶花!
评语:《茶花女》是一本世界名著,其中涉及的关于爱情、人性的问题,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感悟的。但是,周蕴同学却娓娓道来,以其灵动轻盈的文字和独特的感悟弥补这一缺憾。文章感情真挚,读之如行云流水,泉水叮咚,欲罢不能。题目“茶”中品香,令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