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民生·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烟花爆竹放得少了 文明节庆氛围浓了
  过年放鞭炮既是习俗,又可以渲染节日气氛。但是因此带来的噪声、空气污染也使得市民们叫苦连连。不过可喜的是,笔者采访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市民们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本报实习生 叶 洁

  【市民】  鞭炮声逐渐减弱

  家住海游街道洋涂路的陈鑫,是一位新妈妈,女儿去年底刚出生。往年春节期间,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她心有余悸,担心今年过年,小宝宝会被鞭炮声吓着。“还好今年过年的鞭炮声比往年有所减少。”陈鑫说。

  此外,常年在外经商的徐鹏表示,今年家里总共才买了两挂鞭炮:“两挂鞭炮30元,意思意思过个年就行了。”而往年,徐鹏由于一年才回一次家,为了合家团圆,往往会买个上千元的鞭炮。

  在建民路开服装店的李智杰告诉笔者,往年正月初一和初八开张都要放“开门炮”,寓意生意红红火火,今年自己也就正月初一放了“开门炮”,初八这天没有放,取而代之的是做了打折促销活动。“放‘开门炮’只是心理安慰,放鞭炮的次数和生意的红火并不能成正比。不放不但对保护环境做了贡献,还省了些钱。”李智杰笑着说。

  【环卫工】  “扫红量”明显减少

  烟花爆竹限放的规定,以及市民素质的提高,令今年烟花爆竹类垃圾也大幅减少。近日,笔者在县城蟠龙公园附近看到,环卫工人们正拿着扫帚清扫街上的垃圾。据环卫工人丁阿姨介绍,今年,她在打扫过程中发现,鞭炮类的红色垃圾明显减少。

  “往年,大街上有很多人放鞭炮。最近几年,放鞭炮的人渐渐少了。今年,初七上班后几乎没人放,大家也就元宵的时候放会。”另一位正在打扫的王阿姨说。

  随后,笔者从县环境卫生管理处了解到,近几年,鞭炮产生的垃圾呈逐年下降趋势。“往年,过年过节鞭炮味很浓而且也很刺鼻。但是今年相对来说要淡些,正月初一我们带队去主街道巡查,发现今年主街道的街面比往年要干净很多,这也相对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工人们都说轻松多了。”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韩韬如此表示。

  【经营户】  销售量不及往年

  春节期间,街上鞭炮声少了很多,街面也干净了,这对于不少市民来说是件好事,但对烟花经营户来说,却是“门庭冷落”。海游街道新兴街一家烟花爆竹销售点老板告诉笔者,销售接近尾声,销量减少也成定局:“以前我们烟花爆竹都会有上百种在卖,但是目前,品种数量却是越来越少,大概只有10来个品种。”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蟠龙公园附近的一家摊位。店主告诉笔者,为了弥补烟花爆竹销量的减少,他们在摊位摆上了红灯笼、中国结、福字、元宵灯等节日用品出售。“买鞭炮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买灯笼、中国结、福字的还大有人在,我们也就靠这些提升春节期间的销量。明年我们不打算再卖烟花爆竹了。”店主摇头说道。

  笔者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县城内烟花爆竹的临时销售点共有40多家,而今年由于市场不景气,加上部门对销售点的审批更严格,县城内烟花爆竹的临时销售点减少到35家,其中城区仅有25家,相比往年有所减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网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养生
   第06版:校园·习作
   第07版:人文·视窗
   第08版:专版
烟花爆竹放得少了 文明节庆氛围浓了
开学季 文具教辅书热卖
寒假结束胖一圈 生活规律很重要
节后办证忙
遗失声明
什么是火山?
农行活利盈存款,活期存款享受定期利息,收益最高是活期12倍。
广告
新三门民生·网事03烟花爆竹放得少了 文明节庆氛围浓了 2016-02-23 2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