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娇娇 泮素珂
日前,走进三门台力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控机床的嗡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专心操作设备。可一转身,记者却发现“怪现象”——原材料和成品堆在过道,工人们得在L形的厂房里绕弯弯才能到达不同车间。
“咱们这厂区,就像块打碎的拼图。”三门台力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法说。原来,企业由多个不规则地块拼凑而成,不仅管理像“捉迷藏”,发展更是被“卡了脖子”。
得知企业困境后,健跳镇临港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章凯带着团队上门“把脉”。他们牵线台力电机兼并隔壁的盛通工贸,一口气拿下60亩地,可新问题又冒头,由于是两个不同企业,分开编制规划,不能满足企业跨宗地建造厂房需求,无法最大程度利用地块。
为解决难题,健跳镇联合健跳自然资源所一同上门,与企业对接,并结合地块实际情况,确定将盛通工贸地块与“台力电机”地块并宗开发。之后还邀请第三方启动园区用地规划调整,等待企业完成两家公司股权合并后,办理地块并宗手续。
“这就像给两件衣服换拉链,既要严丝合缝,又要合规合矩。”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健跳自然资源所副所长程春丹说,“我们了解企业诉求之后,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在资规部门跟健跳镇临港产业办的多方努力下,我们根据企业需求,完成了相关规划的调整。”
林海法掰着手指算进度:3月底完成企业合并,5月土地合并,8月就能开工。未来这里将建设7层大型标准厂房,预计新增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样的“腾笼换鸟”正在我县全县铺开。2024年,我县新争取建设用地指标3740亩,同比增长53%,新供应建设用地50宗2488亩;开展低效用海有机更新16宗,盘活用海面积2400亩;有2750亩厂房可盘活用于招商。
近年来,我县以“要素跟着项目跑、服务围着企业转”为理念,打造全要素保障体系。通过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矩阵,撬动社会资本成立专项子基金,通过基金活水,实现“精准滴灌”;开发“厂房租售超市”小程序,植入“企业画像+租金测算”智能匹配功能,32万平方米厂房实现“云上拎包入驻”,优质项目可享“0租金”创业礼包;同时,创新服务“快车道”,定期深入辖区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