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2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个00后四川小伙追梦浙江三门——
“只要努力,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

  □ 本报记者 赵 静 共享联盟三门站 李贝妮 何海雄 

  “贴高一点!”“歪了歪了!往左!”……暖冬的阳光照进宿舍,杨焕捧着大红福字仰头对着窗玻璃端详,王涛和赵庆一左一右扒着他的肩膀,吵吵嚷嚷地指挥,随即笑成一团。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三门沿海工业城的葛氏控股有限公司,探访留在这里过春节的3个00后四川苍溪小伙。三人兴致勃勃地将宿舍装扮得年味十足。“我们是‘苍溪机电班’的同学,在同一家企业工作,还在一起过年,缘分!”王涛最先打开话匣子。

  2018年,三门、苍溪携手成立首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定向培训班——“苍溪机电班”,结合企业用工需求,采用“2+1”培养模式,每年定向招录近50名苍溪贫困家庭学生,定点对接优质企业,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作为第二届学员,杨焕、王涛和赵庆在苍溪职中完成了两年基础课程学习后,2019年来到三门技师学院进行一年免费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如今毕业参加工作半年了。

  “每个月发餐补1200元,我们刚来这边吃不惯,学校专门请了一个师傅做辣的菜。”“有同学要考高级技工证、参加成人高考,老师业余时间还过来辅导。”三个小伙说。

  2020年7月,杨焕、王涛和赵庆入职“葛氏控股”,杨焕在精工车间工作,王涛做了仓管员,赵庆的岗位在组装环节。该公司副总经理余昌加对他们很有印象:“三个小伙子做事认真踏实。这个春节,三门县委、县政府给留在当地过年的外来务工员工派送了过年礼包,我们也给他们每人发了800元红包,希望他们过个好年。”

  生活被改变的不止三兄弟。2018年以来,三门、苍溪两地深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实施教育扶贫、劳务协作、人才互派、干部挂职等多种模式,除了“苍溪机电班”,还开展“订单培训班”“育才师培班”等,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参与,苍溪籍人员来到三门培训学习或就业超500人次,人均月收入5000元左右。

  关于未来,王涛想往最喜欢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发展,打算以后在三门创业;赵庆说,自己喜欢三门,大家挺照顾他们;在杨焕看来,努力就对了,他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不论何种心愿,可以确定的是,三人都选择三门作为梦想开花的地方。他们说:“只要努力,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

  (本文转载自《浙江日报》 有删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春特刊
   第03版:新春特刊
   第04版:专版
三门:台州高质量北向接轨的桥头堡
新年升旗谱新篇
“只要努力,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
招商喜迎“开门红”
全域“有机更新”促城镇品质提升
春节消费“火力全开”
报头
新三门一版要闻01“只要努力,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 2021-02-19 2 2021年0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