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椅长凳,几杯清茶,一场夜谈,已经持续了2个多小时。正在基层调研的市委书记陈奕君,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海平一道,与县领导杨胜杰、陈晨、王继佳,部分镇、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讨怎样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好。
“今天晚上把大家请来,就是想听听我们基层干部群众的心里话。”夜谈一开场,陈奕君就表明了来意。她说,基层干部处在工作的第一线,和群众打交道最直接,市委的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要靠大家来推动落实,基层阵地要靠大家来站岗放哨,乡镇发展和乡村振兴要靠大家来攻坚破难。面对面聊一聊,大家的心就近了,市里的工作和基层的实际就能更好地一致起来。
陈奕君一番“掏心窝”的话,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亭旁镇司法调解员杨加华首先发言,分享了自己调解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调解的‘调’字,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周’。我们调解员,就是用周到的语言化解人们的心结。”杨加华说。
“抓好基层治理,需要更多杨加华这样的金牌调解员。”陈奕君说,要重视人民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接着基层治理的话题,杨家女子打更队队长杨莲春说,我们“村姑”也有自己的担当,每天坚持“打更”夜巡两小时。网格员章娟青也说:“市里提出招商引资要发扬‘五皮’精神,我觉得做好网格员也需要‘五皮’精神。”
陈奕君打趣地说:“我看还不止。‘五皮’之外,我们的网格员还要‘睁着眼皮’。”她指出,网格虽小,但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捆绑,完善考核机制,建强网格员队伍。要广泛动员,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亭旁是“浙江红旗第一飘”的地方。革命老区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基层治理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陈奕君高度关注。
谈到发展,大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挖掘文化基因,亮化红色景点。”“我们利用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民宿经济。”……村干部邵威扬、叶继开、卢永军、楼亦省、楼亦祖、楼先亮、楼可掌纷纷发言,介绍了村子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为什么发展很快?分析原因,一个是你们因地制宜,找对了致富的路子;另一个,就是把基层工作做好了,把支部建强了,整个村子就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大伙儿愿意跟着我们党员干部一起干!”陈奕君指出,抓基层工作,要以治村促兴村,充分激发基层活力,形成基层党员干部敢干事、能干事,基层群众一起干、跟着干的生动局面。
座谈中,几位村干部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行政村规模调整给村里带来的新气象:“调整以后,我们规划统一搞,重复建设的情况没有了,发展的势头更好了。”
“这充分说明,行政村规模调整是提升全市‘三农’工作的重大契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陈奕君接过话茬说,“要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后半篇’文章,合心合力为新村画好蓝图、办好实事,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子的发展,群众也看在眼里。“这些年村里变化非常大。我们通了公路,盖了新房,感谢党的好政策!”岙楼村村民代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奕君听了以后对在座的各级党员干部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党员干部都要坚持人民立场,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群众奔小康。
夜已深,但讨论还在继续。陈奕君说,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关键要靠县、镇、村各级抓执行、抓落地,把市委的决心和信心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把市委的决策和部署落地生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一要当好群众主心骨。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把强化政治引领作为基层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跟党走,不断增强基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念好发展致富经。村干部要当好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在如何盘活乡村资源、凝聚村民力量、做强村集体经济上开动脑筋、敢想敢干,切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想方设法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三要办好群众身边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岗位,敬业奉献,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更加深入地倾听群众诉求、更加及时地解决群众困难,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把群众冷暖装在心中,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四要织好平安防护网。把好平安防线的第一道关,全力把矛盾风险化解在村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真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人民战争,用每个村、每个镇的“小平安”,换来台州的“大平安”。
整整三个小时的夜谈,气氛活跃热烈。行将结束时,陈奕君说,基层工作充满酸甜苦辣,你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下了功夫、干出了成效。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好平安、发展各项工作。也希望群众能广泛参与到基层工作中去,干群携手推动家乡发展更上一层楼。
小楼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又讯)7月15日至16日,市委书记陈奕君赴三门调研基层治理工作。她强调,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是防范风险的基石,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把基层治理作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海平,市委秘书长周凌翔,县领导杨胜杰、陈晨、王继佳、吴章明参加调研。
在海游派出所,陈奕君看展板、查台账,与民警、调解员、网格员等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对他们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出乡镇综治“五头”工作法,打造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等做法表示赞赏,勉励他们按照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不断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切实筑牢防范化解风险的铜墙铁壁。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则搭建了“四厅一站”三治融合服务平台,打造了“和合”婚姻家庭示范教育基地。陈奕君边走边看,要求有关负责人用好阵地,大力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自1957年建立村党支部以来,城西村8任书记接续奋斗,带领城西村摆脱贫困富起来。城西村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是党建强则发展强的鲜活例子。16日上午,陈奕君来到城西村,考察村级社会治理工作。她和老支书们亲切握手,向这些离岗不离心的老党员表达敬意。陈奕君说,加强基层治理,必须要以党建引领。党支部强了,村里就有了“主心骨”。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上的“领头雁”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健跳渔港管理站,陈奕君考察了渔船管理情况。她指出,当下正值禁渔期和台风季,渔业安全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要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从陆域拓展到海域,加强伏休管理,健全完善渔港渔船管理制度,坚决取缔“三无”船只,规范渔船买卖和挂靠管理,全面提高渔船安全管理水平。要既管船又管人,充实渔港一线监管力量,全面掌握渔民作业动态,持续强化船员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切实增强船员的安全意识。
陈奕君强调,抓基层治理,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加强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上下功夫,在加强联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基层防范化解风险能力。要织密平安防护网,不断深化全科网格建设,不留空白格、不留间断期,使信息反馈更及时,处置更灵敏;全面整治安全隐患,确保发现得了、发现得早,抓好消防、食品药品、渔业生产等领域的公共安全。
(本文转载自《台州日报》,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