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位于亭旁镇的三门三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最新研发的产品进行试运行。在现场,一款名为高效洗涤机器人剥片机组的新产品上演了每小时剥片630片的“好戏”,不仅创下了全国第一,更一举刷新了目前国际上最快每小时剥片570片的纪录。
一条生产链、两台机器手、无数个条条框框……3月29日,记者在三友科技的生产车间里见到这个庞然大物时,它正在快速进行双向同步运转。随着两名工人的操作,每隔一分钟就有10片左右的阴极板成功剥离,高效的生产模式令人称赞。
“这是我们的第三代阴极板自动剥片机组,每小时剥片效率比第二代的提高了40%,比第一代的提高了1倍多,人工却减少了3倍,在全世界都属领先。”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刘锋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早已被国内一家炼铜企业预订走了,另外还有5家企业明确了订购意向,下阶段,该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量产。此外,公司其他产品的订单也基本饱和,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
显然,创新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值效应。作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阴极板制造基地,三友科技先后荣膺“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等称号,并在去年11月底登陆“新三板”,而注重产品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俨然成了它成功的最大秘诀。目前,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行专利32项,去年年产值达1.8亿元,创税同比增长41.7%。
“我们现在每年都会将年销售额的4%以上作为科研投入,资金大约在700至800万元左右。”在该公司科技研发中心项目经理李至青看来,创新离不开人才和平台的支撑。为此,该公司一方面大力引进各类精英,现有30多人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20%;另一方面则着手建立产品数据实验中心,为今后的产品研发、提升、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从“小不点”成长为上市公司,从“跟跑者”蜕变为“领跑者”,过去的十多年里,三友科技的年产值翻了近20倍。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如今的三友科技将目光瞄向了更高点和更远处。
“除了研制生产铜行业产品,未来我们还将进军锌、镍、铝等有色金属领域。”该公司副总经理郑丰敏介绍说,为了配合新的发展战略,公司正积极准备在南非、南美等海外布点,并提供生产、销售、维修等一条龙服务,让“三友”这一本土品牌成为真正的国际“大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