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春节。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欢声笑语;家家户户高挂灯笼、张贴春联,到处洋溢着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按照我家的习惯,除夕这天,早上先去外婆家团聚,晚上再回到奶奶家吃团圆饭。一大早,我们一家三口便驱车前往外婆家。
祈福
一下车,我便看见外婆家门口放着一张桌子,桌子正前方点了2根蜡烛和3支香。桌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菜,有豆芽、豆腐、红烧肉……数数一共有9碗,每口碗上都放了一双筷子。桌子四周还摆了8个酒盅,里面倒满了酒。过了一会儿,外婆便拜了拜,嘴里还轻轻念着一些话,大意是请已故的太公太婆过来吃饭,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外婆祭拜完毕后,阿姨去烧纸钱、舅舅放鞭炮,请老太公的仪式便结束了。
吃过午饭,我们又跟着外婆去村外的佛殿拜佛祖。踏进佛殿,高大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坐在正中,后面是文殊和普贤菩萨,两边则坐着十八罗汉。与外面的喧闹相比,这里显得十分安静,这也给佛殿增添了几分庄严。我闭上眼睛,闻到淡淡的檀香,听到外婆轻轻的祈祷声,感受到她话里浓浓的爱。我跟着外婆规矩地拜了3拜,希望一切真的能如愿以偿。
盛宴
一走进奶奶家的大门,食物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我赶紧跑向厨房,只见大圆桌上已摆好了碗筷和酒杯,桌子中间也支好了暖锅。3个装满鸡、鸭、猪蹄的高压锅整齐地排在灶台上,只等着我们的到来。
吃团圆饭啦!哇,桌子上全是山珍海味,有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猪蹄、有香喷喷的鸭汤、有煎得焦黄的带鱼,还有猪肚、羊排、菠菜、饺子……除夕夜的每道菜都赋予了它们特别的含义:“鱼”表示年年有余,“饺子”表示招财进宝,吃“鸭舌头”则会有好口才……哈哈,我们吃的不仅仅是菜,更是一种文化呢!
我们一家坐在大圆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心想事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祝我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酒足饭饱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开始,这又是一场文化盛宴!
红包
过年中最实惠、最具诱惑力的莫过于收红包了。爷爷一下楼,便递给我一叠红红的百元人民币,说:“王月
王月,这是爷爷给你的压岁钱,给你压压岁。”我接过后,忙回道:“谢谢爷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听了乐呵呵地笑。我数了数,共有1000元,不仅崭新还连号。
奶奶见状,也连忙从包里取出早就给我准备好的压岁钱,递给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我连连点头,也祝奶奶身体健康。
在众多的压岁钱中,干妈给的压岁钱最有意思。她送给我一张用纯金打造的金币,大小和百元大钞差不多,金币的正面刻着一个踩着祥云的孙悟空,双手握拳,仿佛在说:“恭喜恭喜!”最有趣的是,这张金币通过手机扫描,孙悟空竟然动了起来,他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海,有趣得很。我把手放在手机下,孙悟空还在我手上翻腾。我再用手机扫描册中的其他画面,结果,册中的画面全动了起来了,这真是一本“活”的“动画书”啊!
睡觉前,我把收到的红包都放在了自己的枕头下,给自己压压岁,也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气。
我喜欢春节,喜欢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喜欢它带给我们的祝福,它更是一年中新的起点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