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至8月份,是雷电活动和雷电灾害的高发期。对于雷电的认知程度,7月8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多数市民表示:对 “防雷”知识一知半解,并带有许多困惑。打雷时能上天台收衣服吗?打雷时能用手机吗?打雷时能去钓鱼吗?对此,记者来到了县防雷设施监测所,为广大市民解答关于雷电防护等问题。
雷雨天能收衣服吗?不能
“只要一打雷,我爸妈就会立马拔掉家里所有电器的插头,避免家电遭受雷击。而且还在楼顶装了避雷针,有时候打雷衣服没收,我妈就会匆匆忙忙地上去收,也没发生过什么事。”市民林蹦蹦说,碰到雷雨天气,知道要躲在房里,但是天台究竟受不受避雷针的保护呢?他对此一无所知。
“打雷去天台上收衣服不安全。”县防雷设施监测所所长池景波解释道,天台上的防雷设施是保护建筑物用的,并没有考虑保护天台所在的空间,所以人不在保护范围之内,打雷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天台上面。
不仅如此,使用家电也要提高防雷意识。雷雨天要关紧门窗,断掉室内电器开关,最好不要让电器与电源接触。“因为雷电瞬间能产生高强的电压、电流,它能通过220伏电源线、有线电视线、室外天线等直接将感应到的高压电带到电器内部,在电源开关处形成跳火,从而击坏电器内部零件,甚至会造成雷击事件。”池景波说,如果听到雷声离得较近,就不要急着去拔电线,以免触电。
雷雨天能用手机吗?不能
切勿接触金属门窗,远离其他类似金属装置是雷电天气防护的基本常识。市民张吉康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这个而“中了招”。“有一年暑假,外面正打雷下雨,家里也没人,我就站在窗口看雨。突然觉得眼前发白,我就晕倒在了地上,所幸并无大碍,等我醒后爬起来的时候,发现头上肿了个大包。现在只要打雷我就会离门窗远远的。”张吉康说起初中时的回忆,至今还很后怕,也就格外当心雷雨天气的防护问题,但是雷雨天手机之类的还是在继续使用,并不觉得雷电对它有什么影响。
“雷雨天气,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此外还应避免用手机。”池景波说,由于雷电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很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一般来说,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安全,但在雷雨天气时,应尽量避免拨打或接听手机。特别是在雷雨中穿行无障碍物地区时,市民最好把手机关机。
雷雨天能去钓鱼吗?不能
在珠游溪畔,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市民在那冒雨钓鱼,雷雨天气也不例外,不少市民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我老爸退休以后,就特别喜欢钓鱼,最近雷雨天气频繁,他也照去不误,真让人有点担心。”市民章小姐对记者说道。
那么,雷雨天气能在河边钓鱼吗?池景波介绍道,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汇处,容易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在雷雨天钓鱼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如果钓鱼时打雷了,应马上远离水面,并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避雨。
“雷雨天气,还要记得带雨衣。”池景波说,塑料材质的雨衣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电,不要带铜铁器等物品在户外行走,也不要使用带铁柄的雨伞,因为金属和湿衣裳最容易导电。水面也是一样,雷雨天最好不要在河边、湖边、沼滩等空旷地带停留。
雷雨天气应注意的问题
雷雨天气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市民又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呢?
对此,池景波提醒道,首先不要在大树、电线杆、高大建筑物等地方避雨,因为这些物体离云层较近,雷电流容易通过它们袭击下来,很容易发生触电。因此,若是在户外碰到打雷,最好找有防雷装置的屋舍,实在找不到的话应找个低洼地带避一避,抱头蹲下尽量降低身体高度,以免被雷击中。“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之处,因它有金属壳体等电位保护作用,人在里头相对安全。”池景波说。
另外,市民遭雷击后如何急救?池景波表示,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对呼吸、心跳停止者,首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医用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住,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等措施。
防雷避险六字诀:
学:要学习有关雷电及其防雷知识。
听: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收听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报预警信息。
察:密切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些异常现象,应立即
采取防雷避险措施。
断:在防雷救灾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二次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尤其对受雷
击严重者要进行及时抢救。
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和单位的经
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