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民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身器材很“受伤”
  本报讯 (记者  谢妮)在小区设置健身器材,原本是为了方便小区居民锻炼身体。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多数小区和公园的健身器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8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琴江大桥下的公共健身区。这里安装了各类健身器材,诸如扭腰器、揉推器、大转轮等。但记者看到,这些公共体育设施有的螺丝掉了,有的踏板不见了,有的甚至看不出原貌了。

  居住在紫云山庄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健身器材是1997年安装的,刚安装好的时候,来锻炼的人很多,都抢着用。但很快这些器材的螺丝就出现了松动,有的螺丝掉了,有的把手断了,还有的整个都坏了。虽然来这边散步的人还是很多,但很少有人玩健身器材了,因为想玩也玩不了。

  多数被采访的居民都表示,希望有关部门修理一下这些健身器材。“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我都会来锻炼一下,经常锻炼对身体有好处。现在的年轻人花钱去健身房,我们可不舍得,要是没有健身器材我还真不习惯。”居住在安居小区的章大爷说。

  随后,记者又走访县城多处设有健身器材的小区和公园,发现这些地方的健身器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记者了解到,健身器材受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影响,容易造成损耗。在安装后,居民使用方法不当,保养维护又无人跟进,甚至还有少数人恶意破坏,使得户外健身器材损坏速度加快。

  那么,健身器材到底由谁负责?出现损坏又该找谁?

  记者随后采访了县体育局。该局群体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全县各小区、公园的健身器材共有3460件,都是由县体育局免费捐赠的,今年他们又将出资17万元新建一批健身器材,共2800件。目前,户外健身器材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即“谁使用,谁维修”,也就是由社区或安置属地的管理者维护管理。

  另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破损的健身器材不仅不利于锻炼身体,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期限是6年,要想让这些器材正常使用,应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故障或隐患,要及时与厂方联系,进行维护。若发现有破损,立即通知厂方前来更换。体育局每年也会定期去检查,对于超期“服役”的健身器材,他们将会陆续进行更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民生新闻
   第04版:三港建材
   第05版:网人网事
   第06版:人文三门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超载危险
健身器材很“受伤”
道德红榜送给救人英雄
老人负气寻死被救
不规范的指示牌该整整了
少女怄气出走获助
苹果手机一借不复返
俩疯狂盗窃团伙入网
逃犯为避民警藏房顶
新三门民生新闻03健身器材很“受伤” 2012-08-25 2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