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三门中学70周年校庆暨县科技成果洽谈会代表访谈
2008年11月01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故土情 拳拳发展心
———三门中学70周年校庆暨县科技成果洽谈会代表访谈

  ■本版图文/任平  程瑛  陈思笋  陈兴长  柯晶贞

  这一天,美丽的花溪湖畔,苍翠的瑞云山下,70岁的三门中学里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县科技成果洽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一天,四海宾朋、新老校友、各界领导、专家学者、商海骄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为三门的今天欢欣鼓舞,为三门的明天出谋划策。 

  尽管只是短短两天的“亲密接触”,但三门的巨变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门优越的环境、资源也引发了他们投资开发的浓厚兴趣。 

  昨天,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部分知名校友,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和对家乡发展的坚强信心。

  冯如进:在美好蓝图指引下稳步前行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党委副书记)

  冯如进1975年毕业于三门中学,一直以来,他都十分关注三门的发展,特别对我县提出“三港三城”战略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大为赞赏。 

  “以前三门没有什么城市的概念,自从上洋路开发后,才逐渐有了发展的迹象。现在更是今非昔比,‘三港三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这是历届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三门发展的后劲强大,只要坚持按照规划执行,一定会实现更大的发展。”说起三门这几年的变化,冯如进感慨良多。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门人,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三门看看,看到三门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县,逐步走向现代化工业之路,由此,他对三门的未来也充满信心。他说,核电项目的推进,临港型工业的突起,为三门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再加上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对个私经济发展的扶持和引导,让民间的资本源泉充分涌流,为三门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说,三门城市空间拓展了、形象变好了,但青山绿水依然保持住了,更是难能可贵。现在经济上去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更是不能同日而语。三门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可持续的,三门的发展是在掌控之中的,但要把规划变为现实,更主要的还是要把握好发展的过程,要走一步是一步,做一件成一件。特别是很多待进的项目,更需要站在高起点上,要落实大项目,要注重环保,避免出现一些城市曾走过的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失败教训。冯如进说,自己虽然在外工作,但他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三门的发展,有机会一定会为家乡的投资建设“牵线搭桥”。

  林咸永: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教授)

  “这次回来参加母校的七十年校庆,看到母校和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十分的骄傲和振奋。”接受记者采访时,林咸永高兴地说。 

  “特别是近几年,每次回来都有不同感觉,随处可见家乡的大开发、大建设场面。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令人大开眼界。这些变化都离不开三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也离不开三门人民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位研究环境保护和资源方面内容多年的专家,林咸永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我们学院跟县农业局一直保持有联系,也有过较多的合作。当前,三门的发展正处于起飞阶段,也正是大规模投入的时期,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将会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此,接下来,我会主动地回家乡交流和介绍自己所处领域的研究成果、最新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并参与到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事项的咨询工作中来,积极建言献策,为县里决策提供参考,为实现家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张利萍:为家乡的发展欢欣鼓舞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总监)

  “变化真的太大了,我简直不能想象这么几年来变化会如此快速。”这是张利萍在谈及母校与三门的变化时,开门见山的一句话。 

  张利萍1978年在三门中学就读。“我是三门中学第一届统招的学生,那时学校不大,班级也不多,跟现在完全没得比。”张利萍说,这些年虽然都在外地工作,但隔两三年她就会回三门一次,每一次回来都让她有不同的感受。“去年过年我就回来一次,也到母校看了一下,这次来发现又有很大的变化,让我十分欣喜。”张利萍说。 

  到达三门后,张利萍入住在保罗大酒店,在那里,她欣赏到了三门新城区的美丽风景。这让她对三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尤为赞叹,她说:“以前三门很小,我们要出去逛街,就是海游街、人民路,不到十五分钟基本就逛完了,现在我想单用两条腿是完全逛不完三门县城的。”她说,如果有时间,她想到三门县城走走看看,深入感受一下三门的发展,也回忆一下学生时代的情景。 

  说到对三门今后的发展方向的看法,张利萍很赞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港三城”战略,她说:“这个战略具有高瞻性,与三门实际相结合,非常符合三门定位。”她还认为,三门当前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发展前途十分光明,发展势头也很明显,她希望以后还能多来三门走走看看,有可能的话,也希望自己能为三门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毛宇:“三门是我人生起点”

  (北京恒泽创世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离开三门28年后回到母校三门中学,毛宇感触颇多。他说:“我对三门中学有割舍不掉的情怀,不但在这里上过学,而且还在这里教过书,它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毛宇是三门中学82届的学生,1987年大学毕业后,又曾在三门中学任教。得知母校70周年校庆,他早早做完手头的工作,不顾路途遥远回到了三门。看到母校现在的变化,毛宇激动地跟记者说:“现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环境好了,规模也变大了。”虽然一切都变了,但毛宇对母校的那份感情始终不变,这些年他始终关注学校和家乡的发展。 

  说起三门这些年的变化,毛宇更是赞叹不已。他说:“早些年我在北京一说自己是三门人,人家还以为是三门峡,之后我就不说了。近年来,随着三门的快速发展,三门在外知名度不断提升,尤其是三门青蟹品牌的打响,三门在外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了,现在说自己是三门人,都觉得非常骄傲。” 

  虽然一直在外打拼,但毛宇也经常抽空回三门走走看看,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港三城”战略,他也一直非常关注。“这个战略非常符合三门实际,不但发展战略大,发展思路也非常清晰。”毛宇说,三门今后的发展前途广阔,一定能成为台州发展的领头羊。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这是毛宇最近几年来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他说:“这些年,经常在梦里回到家乡,回到小时候。思念故乡的这种感觉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毛宇表示,如果今后有机会,他将回三门投资,一来完成自己的心愿,二来也希望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民情民生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新民生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悠悠故土情 拳拳发展心
新三门专版06悠悠故土情 拳拳发展心 2008-11-01 2 2008年11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