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高枧乡菜湾村55岁农民吴有站,正忙着请人翻译“高摩擦系数橡晶合成复合闸瓦”的技术质量检验报告。吴有站充满信心地说:“我自己研制的这个产品,成功攻破了4项世界技术难关。等各种资料翻译完毕,我就向美国国家联邦专利局正式申请美国发明专利,最终拿到美国市场的‘优待证’。”
吴有站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高中毕业后,种过田,教过书,也做过推销。1995年,吴有站去铁路部门推销橡胶产品时,听人说起:国内铁路装运货车上用的闸瓦,全部引进美国人技术生产,且磨擦系数高,容易擦伤车轮,诸多世界技术难题一直无法破解。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打那以后,吴有站开始搜集火车闸瓦的有关资料,常常独自一人“捣鼓”到深夜。1997年,国内铁路货车第一次提速,部份路段货车时速提高到120公里,对闸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激发了吴有站的积极性。
2000年,在火车闸瓦的原材料使用上,吴有站提出用橡胶取代聚酯的大胆设想。随后的几年,在东北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一些教授与专家的帮助下,他成功攻破了火车闸瓦上金属镶嵌、掉块、耐磨性、温升度等4项世界技术难关。
2006年6月,吴有站发明的“高摩擦系数橡晶合成复合闸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并被装备到神华线(神木北至黄骅港线)3800辆货运C70A型敞车。神木北车辆段对闸瓦质量和性能进行跟踪,未发现一例掉块、金属镶嵌、车轮擦伤等异常现象。
更令人吃惊的是,96.54%的闸瓦使用寿命超过10个月,而之前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闸瓦,使用寿命一般只有2至3个月。据调查,按照目前国内铁路运输车辆规模算,如果使用吴有站发明的新型高摩合成闸瓦,每年可节省钢板1000万吨。
吴有站成功后,国内外许多大企业和财团纷纷找上门来。去年10月,美国铁路货车公司专程派专家前来考察,提出要以高价收购吴有站的发明专利,被吴有站委婉谢绝。
今年2月,吴有站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技术攻关协议:把现有闸瓦的平均使用寿命从10个月提高到14个月。吴有站告诉笔者,创新无止境,今年铁道部准备对各主干线运装货车再提速,高摩合成闸瓦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