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村双改’城东村区块征迁中,涉及到教育系统的共10户,其中教师本人2户,教师亲属8户,户数多、困难大,但我们用3天时间全部完成了签约。”10月19日上午,提及“城村双改”相关工作,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董建新如此说道。
据悉,城东村共有330户,涉及征迁的有206户,是本次“城村双改”的重难点。自领取任务后,县教育局立即召开局班子会议,对任务进行分解,局长、副书记、副局长等班子领导每人负责一两户。
“10户征迁户,每家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本人思想开明,却顾及其他因素,因此不愿带头签约;有的因对政策不了解导致对拆迁补偿不满意,不愿意签;还有的家庭比较困难,希望能在征迁中得到实惠……”董建新说。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村双改”顺利进行?为此,县教育系统这些毫无征迁经验的人一边向攻坚组的人“取经”,一边摸索着前进。同时,为了方便工作,县教育局还在第一时间建立了“教育系统城东村拆迁攻坚”微信群,并将相关学校的校长等人都邀请其中,分解责任,时时了解掌握情况。
记者了解到,县教育局局长金有生为了做通相关人员工作,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有的征迁户避而不见,金有生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坐在他们家门前的石阶上,等对方晚上回家;有一户以没人做饭为由下“逐客令”,金有生就自己买来面条,借地做饭,继续对征迁户做工作。通过讲道理、表诚意,最终签下一份份协议。
在这些征迁户中,有一位已年近80岁,目前定居杭州。因对政策不了解犹豫不决。为打消他的顾虑,董建新与攻坚组成员一起讲解政策,还特地委托城东村有威望的人一起做工作,最终同意签约。
但因其人在杭州,如何签约又成了一道难题。董建新得知他一个女婿在台州学院,便劝说他委托女婿进行代签。为了不耽搁时间,9月25日下午5点20分,董建新与另外2名同事一起驱车去临海,直到当晚6点38分委托人签下协议那一刻,他们才长舒一口气。
有的征迁户对“城村双改”工作不理解,导致工作难做;也有的征迁户主二话不说就同意签约,主动配合做好“城村双改”工作。陈老师是悬渚小学的一名教师,其妻身患疾病,家庭较为困难。此次征迁中,他家的一间2层房屋属于征迁范畴。接到局领导电话时,陈老师正带着妻子在宁波李惠利医院看病配药。了解情况后,他与妻子没有以自己家庭困难为条件提出额外要求,二话不说点头同意,并于转天上午配完药就匆忙坐车赶回三门签约。
与陈老师一样顾全大局的教师职工还有很多。章老师是三门初级中学的教师,他父母的房子也在征迁中。开始他的父母不理解,在章老师的沟通帮助下,其父母很快就同意,还在晚上11点多赶去城东村办公大楼签约。
……
就这样,在县教育局一致努力及征迁户的理解支持下,该局在短短3天时间内就完成了“城村双改”城东村区块教育系统10户职工及家属的签约工作,有力推进了“城村双改”工作的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