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学炉:手到病除的“设备医生”
  □ 本报记者 王亚君

  机器设备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在浙江三维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13年的电工班长张学炉,就是这样一名“设备医生”——让设备少生病、不生病,给“生病”的设备“治病”。

  “给这些设备安装保护装置后,如果工人意外将手放入设备内,红外线控制就会有所感应,设备也将自行停止,避免伤手事故发生。”5月30日上午,正在包装车间给6台三角带测长机安装保护装置的张学炉这样说道。

  今年55岁的张学炉是健跳镇花市村人,曾在学校教过数学、物理,2003年进入“三维”,成为一名维修电工,负责对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

  “设备出了故障,经过我们班长的维修,都能‘起死回生’。2008年,他修复了2台多年无法使用的价值几十万元的疲劳试验机,为它们延长了4年‘生命’。”维修电工马国云说。

  原来,2008年,公司要求修复2台疲劳试验机,由张学炉和马国云负责。因为设备电路图遗失,需重新测量画图,且又是直流控制系统,修复难度很大。为此,他们把设备划分为操作系统、控制板、输出电路3个区域,一一检查电路。就这样,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连续一星期,终于克服技术难关,在几百个零配件中找出了4个故障电器元件——2个三极管、1个晶闸管、1个电阻。

  “更换相关设备,价格需几万元,更换4个零配件,虽然维修难度大,但成本低,仅一两百元。”张学炉说。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2007年,张学炉带领电工班的同事,对硫化罐原小线圈进行全封闭改造,降低了电气设备的故障率,单小线圈消耗一年可省10多万元,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009年,他参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平推式门盖硫化罐安全联锁装置的研究”,担任现场测试和数据整理工作,并发表论文,科研成果于2010年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现如今,在“三维”厂区,300多台机器设备,大到300多千瓦的挤出机、小到1.1至1.5千瓦的包带车,都留下了张学炉悉心照料的身影。

  “我比张学炉早进企业2年,看着他从一名‘农村秀才’变为电工,再从初级电工成长到高级技师,这都靠他自身的努力,愿意在专业上动脑筋、肯钻研。”机修车间主任卢为笑如此评价道。

  正是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张学炉荣获“县第六届拔尖人才”“省五一劳动奖章”“金点子设计奖”“优秀革新能手”等称号,并于今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民情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情感
   第06版:校园·广角
   第07版:人文·视野
   第08版:元祖食品·品牌港
张学炉:手到病除的“设备医生”
“一打三整治”“伏季休渔”工作再部署
叶阿金书画展展出
全县人大宣传信息调研工作会议召开
县人民医院获 莱茵国际服务认证
西区违建旧址成“乱石岗”
沙柳:“定人联船”把牢安全关
福彩送暖贫困少年儿童
新三门要闻02张学炉:手到病除的“设备医生” 2016-06-02 2 2016年06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