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六敖的县现代农业园区内,有一位“养鹅大王”梅其亨,年养殖灰天鹅数万只。从小鹅孵化到深加工,以及废物的合理利用,他巧用生态循环模式,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鹅王国”。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浙江小羽生态专业合作社,只见整齐划一的鹅舍列在两旁,成群的灰天鹅正争相抢食。走进鹅舍,伴随着齐齐的嗷叫声,警惕十足的灰天鹅“逃之夭夭”。合作社负责人梅其亨告诉记者,这个灰天鹅的学名叫做朗德鹅,他从2003年开始养殖至今,早已摸透了它们的习性。
梅其亨爱好养殖,主要是看中其经济效益佳。“灰天鹅全身都是宝,发展前景很广阔,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特别是灰天鹅的鹅肥肝,在国际上供不应求。”梅其亨告诉记者,去年,他借着农业园区这个平台,投资了上千万元资金,扩展了100多亩土地,扩大了养殖规模。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铺开了这么大的一个摊子,梅其亨也有自己的一套养殖法。“我们是按照生态循环模式,自已养殖种鹅、孵化育雏、加工鹅肥肝,包括把鹅粪做有机肥,污水做沼气,整个生产链就是现代农业模式。”
梅其亨说,养鹅关键是要攻克技术难关,一旦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其他的就“手到擒来”。所以,在技术上他可是花了不少工夫,除了请教农科院的专家学者,还结合当地的环境,利用生态循环模式养殖,尽可能节约成本。就连饲料也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配方。
看着自己一手创建的“鹅王国”,梅其亨开心地笑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养鹅场的扩建工程已经完成70%左右,目前存栏上万只灰天鹅,等明年鹅场全面建成以后,一年就可以出栏6万只灰天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