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人就该有“好报”
  “救人英雄”陈立兴再次走入公众视野:据《新三门》10月18日一版报道,浙江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庆和一行,于16日来到健跳镇健农村,为陈立兴送上6万元慰问金。

  看到这则报道,也许有人会说,陈立兴原本默默无闻,接连拿到这么多的荣誉与资助,是不是有些过;陈立兴已不再为医疗费用发愁,给他送去这么多的慰问金,是不是有必要,等等。这些说法看似有理,仔细想来并非如此。

  “人之初,性本善”,做一个好人,相信是每个人心底的朴素情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不愿做好人”、“不敢做好人”似乎越来越盛行,这固然有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时代因素,但也有好人缺乏良好的制度关怀与社会关爱这一现实原因。路救老人被诬陷、跳水救人遭冷眼、英雄流血又流泪……当道德义举一次次在现实中碰壁,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就会一点点降低,社会也就变得日渐冷漠。

  “好人有好报”,这句朴实的民间俗语,包含了一种质朴的道德观,也说出了人们共同的良好愿望。好人能否得到好报,关系其善举是否获得应有的尊重与肯定。尤其对那些以牺牲生命或健康为代价的见义勇为者,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回报———包括物质上的关爱,避免他们陷入精神富有、物质困顿的尴尬境地,乃至让他们过上比常人更好的日子也不为过。如此,才能增强道德义举的感召力。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鼓励人们以回报为目的做好事,而是想说,只有形成尊重好人、保护好人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让好人免于后顾之忧,才能使一颗颗善的种子广为播种、生根发芽,才能最大程度唤醒激发人们内心的向善本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民生新闻
   第04版:新三门·健跳版
   第05版:网人网事
   第06版:人文三门
   第07版:专版
   第08版:天盈品牌港
“邮储信贷车”开到村口
好人就该有“好报”
灭鼠战打响
首家汽车4S店落户我县
“两癌”筛查年度任务提前完成
健跳消防队省赛夺冠
沿赤琴海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
千名老干部健步走
让领导干部关键节点不出错
简讯
新三门综合新闻02好人就该有“好报” 2012-10-20 2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